当前位置:首页 > 地产

对话夏铭:数字化正演变为商业地产“决策大脑” | 领航100⑰

2022-10-17 10:49:25 来源:搜狐房产

  商业地产正迎来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内容生态升级的新变局。在夏铭看来,数字化在商业地产的发展中主要扮演两个角色:一个是基础工具角色,另一个是决策大脑角色。

  数字化以往扮演更多的是一个日常管理工具,如会员平台、客流及租务等管理工具,而如今正向“大脑”演进,扮演的是精准运营、精准决策的角色,向决策者身份转变。

  “如果有一把衡量标尺,满分是10分的话,基础工具数字化程度可以打7分,甚至更高;决策大脑在现阶段大概只有3分左右。” 夏铭解释道,而商业地产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难点,也主要分布于这两点:

  首先,选择基础工具。商业地产商现在有很多的信息工具可供选择,但如何挑选一套适合自身的工具却并不容易,需要根据运营方式、客群特征、管理方法等量身而定。

  例如智能导购,适宜大体量或低消费频次商业。以家居卖场为例,商体空间大且客群到访低频,客户对卖场环境陌生,机器人导航能够带来很好的体验;反观其它商业,大多数是地缘访客,熟悉商业环境,导购需要明显较低。

  “所以,工具选择首先是一个难点,并不是人有我也要有,不能为了标配而标配。”

  其次,问题为导向的数据化应用。用数据打造价值时,最大的问题往往不是缺乏数据,而是要对症下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可用的底层数据累积越来越多,但需要先厘清问题和难点,再有的放矢的建立数据应用逻辑,从而实现目标。

  “问对问题,然后找到解题的数据化方案,这其实是最大的难题,也是为什么数字化成果难以见效的关键所在。” 夏铭强调道。

  就商业地产本身而言,从前期拿地筛选与评估,拿地后的商业定位、空间设计,以及招商筛查,再到开业后的运营管理,每个环节的每个问题其实都需要数据化解题的方法。

  盈石自身也持有、运营商业资产,既是商业地产服务者,也是运营者。盈石不仅是一个纯粹的研究者,或者是咨询师角色,更多的是身在局中的破解实践人。

  “这也是盈石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标志点,先于自身项目实践沉淀后,才会与合作伙伴沟通落地。所以相对来讲,可以将我们理解为一个具备执行力的研究团队,或者既有执行力又有顾问能力的团队。” 夏铭解释道。

  聚焦年轻力土壤:

  数字化种子萌发更快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达到完全数字化转型的商业地产项目当然还不存在,有些处在基础工具化阶段,有些处在初步数据决策阶段,程度深深浅浅。

  夏铭就商业地产数字化现状补充道: “一个真正的数字化商业地产项目,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各业务场景中有数字化工具;二是有具向化指导能力的智能决策。目前而言,只能说在尝试接近这两个目标,还没有完全达到这种状态的。”

  谈及商业及数据化创新的要素时,他重点提到:“要源于年轻人,他们大多是数字化的原生著民,千禧一代在互联网中出生,在移动互联网中长大,数字化刻在他们的基因里。再加之具备数据化能力的团队,双方共同互动使才能得更多创新的体验得到萌发。”

  应该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目前不少市场前沿的年轻创新项目背后均出现了盈石的身影。商业地产在新周期中也似乎更加聚焦于年轻人群,提供的内容也正在进一步定向化。通过展览带动零售,通过文艺带动餐饮...,综合类服务力与年轻力正在无缝融合。

  “也正因更早聚焦年轻力,整体受疫情影响相对更小。” 夏铭总结道,”疫情确实正倒逼商业企业加快数字化赋能进程,朝着更精细化方向运营。数据化的终点目标是重新打造体验、管理和决策,这在未来的新一轮商业角逐中将显得至关重要。

  焦点财经与夏铭对话中其它部分的节选

  问:在商业地产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哪些科技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夏铭:我认为在消费者交互中,虚拟化呈现技术未来会被应用的更多。另外,数据中定向AI和算法技术也会更多。

  各种技术的融合使用会更广泛,比如概念火热的元宇宙,虽然还没现出大量的应用,但在商业场景有不少可挖掘空间。技术通过哪些具体方式被呈现,有待应用的验证。

  问:“双碳目标”之下,商业地产逐“绿”已成为趋势。在您看来,数字化转型与减碳是否有内在关联?在盈石的服务中是否有体现这一点?

  夏铭:绿色化的其中一种路径便是数字化,可以将数字化理解成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实现方式。从整体建筑节能来看,包括空气指标、二氧化碳排放、能源损耗等,通过采购数字化智能设备实现精确计量,帮助商业综合体做到更好的能控和环境控制。

  盈石帮合作伙伴做商业规划、建筑设计时,都会把能控能耗管理系统、质控系统做的非常细致,不只是整个大楼,会细化到主题区和铺位的能控和能耗,这也是盈石在这方面一直持续发力的原因所在。

  问:存量商业项目进行数字化升级与改造成本之间如何权衡?

  夏铭:新建商业体一般都提前有数字化整体规划。存量项目进行数字化升级,前期投资可能较高,会拉高成本,但增效部分会运营中显现出来,后期成本和支出的节省也会体现出来。

  从测算周期来看,是一件完全值得投入的事情。有的存量项目可能受到硬件和空间制约,可能会将投资收益周期拉的更长,但商业地产运营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过程,一个商业项目运营周期可能会达到20年以上,完全能够覆盖投入周期带来增益。

  所以,在一个合理值下,我们基本上都会建议存量项目进行数字化升级和改造。

  问:目前,疫情还在持续反复,实体商场不断面临挑战,如何看待未来商业地产的发展?

  夏铭:每个城市或地区都不一样,这个判断不能从整体来看,如果疫情长期存在,对于线下实体消费确实会有一定的负面因素。但这个负面因素有多大或多小,需要精细化的从局部去看。

  疫情对整个行业有减分,这是必然的,但如果聚焦到相对精细化的点来调整运营方式,市场空间就能更好的打开。

  不是整体向好或向坏,而是自身如何才能做到向好。这个问题永远存在,要找到向好的方式,数字化就是一个向好的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hyxs202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风驰资讯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