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罗一村持续发力抓实村级集体经济,融合发展种植、赏花、采摘、研学、表演等农旅项目,助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太平镇罗一村地处大渡河东岸,与沙湾城区隔河相望,全村幅员9.41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有620户1830人。 完善发展机制 罗一村着力把一批懂经营、善管理、发展集体经济意识强的能人充实到村“两委”干部队伍和村级合作社管理层中。以60%作为成员收益分红、20%作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公积金、20%作为合作社领导班子成员的报酬分配方式,充分调动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管理层和村民参与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挖掘本地特色 立足喀斯特地貌特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旅游”特色产业,引进子规农业有限公司,聚焦“全年有花·四季有果”发展主题种植桃600亩,其中,黄桃已经获得了有机农产品认证;红果参300亩,已获得市场准入证,集中销往北京、上海等地;李子、柑橘、黄柏、芍药、蓝莓、果桑等优质农产品均进入盛产期。 拓展产业模式 大力发展“赏花经济”,以观赏桃花、芍药花等“赏花”为媒,组织水果采摘活动。修建停车场、商贩摊区,同时还开展种植、销售果木幼苗和提供种植技术服务等业务,不断拓展集体经济创收路径。村境内“新华文轩罗一村劳动与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年接待市内中小学生5000余名。到目前,已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超百万元。 落实惠民政策 统筹中省扶持项目、移民后扶项目、民宗项目和乡村振兴项目等相关政策,建成水果基地,完善深井取水、高位水池、沟渠整治、道路铺设、沟底硬化、防洪沟浆砌堡坎、沟底浆砌台阶等基础设施,让旅游环境更加安全优美,有效提升了游客的“回头率”。 促进村民增收 通过“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方式,流转土地1000余亩种植经济作物等,全村参与合作社种植有300余户。村民收入来源由单一转向土地流转租金、务工收入、分红收入等多元化,村民在合作社务工人均年收入可达到2万到3万元。 |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