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女生血清塑化剂含量是男生6倍!复旦教授坚持24年追踪塑化剂危害

2023-06-13 13:01:0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前,在庆祝复旦大学建校118周年相辉校庆系列学术报告第二十八场报告中,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厉曙光带来以《“塑化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防制建议》为题的学术报告。

  据悉,厉曙光早在24年前就开始关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塑化剂,带领课题组开展深入研究,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塑化剂在食品包装、个人护理及医疗用品3个方面的影响,用大量的实验和精确的数据,让塑化剂“无处遁形”。

  厉曙光。复旦大学供图。

  塑料中的 “塑化剂”目前已经对空气、水、食品等造成了污染,并由此暴露于人群而对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厉曙光介绍了食品中“塑化剂”的污染情况,细胞和动物的毒理学实验,对相关人群的暴露现状以及相关的防制建议等。

  塑化剂的学名是“酞酸酯类增塑剂”。它是一种生产量大、应用面广的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但其中也蕴含着一类重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主要用作塑料的增塑剂和软化剂,也可用作农药载体,驱虫剂、化妆品、香味品、润滑剂和去泡剂的生产原料。

  糖糕、油煎包、香肠、奶茶、关东煮,这些美食日常可见。但如果用塑料袋对其进行包装,塑料袋中的塑化剂就会产生“迁移污染”,食品中的塑化剂含量就会成倍增长,尤其是热的和富含油脂的食品。

  值得注意的是,厉曙光课题组甚至从矿泉水、果汁饮料、茶饮料等塑料包装的饮品中也发现了塑化剂阳性较高的检出率。

  此外,化妆水、香水、指甲油等化妆品中的塑化剂含量,同样不容小觑。厉曙光2006年对420名大学生血清中塑化剂含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女性体内塑化剂含量是男性的近6倍。化妆品中的塑化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罪魁祸首”。

  临床上使用的医疗用品也可能成为塑化剂污染的“元凶”。根据厉曙光的研究,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清中的塑化剂含量明显高于普通人。这是因为透析过程中,输液管的塑化剂迁移到了人体血液当中。

  “我们学医,做研究,目的是阐明某一事物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假如有的话,怎么降低它的危害。要用研究来保护人群,这是我们的责任。”厉曙光说,自己坚持24年研究“塑化剂”的初心就是“保护人群”。

  厉曙光介绍,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较大剂量的塑化剂对动物有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并且某些种类的塑化剂对动物有致癌作用。

  目前,塑化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尚无法治疗,但仍可从控制、防制和限制入手。厉曙光提出了几点防制建议:加强科普工作,宣传塑化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增强大众保护易感人群的意识;抓好管控工作,严格监管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塑化剂迁移,管控塑化剂人群暴露的三条途径(食品、化妆品、医疗用品);做好研究工作,开发新型食品包装材料,研究更安全的塑化剂替代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hyxs202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风驰资讯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