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

桐梓县团结村:支部能打硬仗 村民致富有方

2023-02-14 11:32:18 来源:贵州日报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桐梓县茅石镇团结村的300亩蔬菜基地里,个大饱满的花菜迎来了新一轮采收。

  “我们的花菜单价2元一斤,重庆收购商直接到基地拉货,完全不用担心销路。”2月6日,团结村党支部书记张治友介绍,从拉货出省找买家转变为外省买家争相上门收购,团结村发展蔬菜产业已有4年。

  成熟的产业不仅盘活了村里的闲置资源,而且带动了一批村民务工。在蔬菜基地务工一年多,村民蔡会仙对这份家门口的工作十分满意:“在基地务工,一年工资收入超过2万元。”

  蔡会仙蒸蒸日上的日子,是团结村发展的一个缩影。

  曾经的团结村,缺乏富民产业、没有集体经济、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8000元,就连村“两委”干部也干劲不足。

  2016年,能力强、脑子活的张治友成为团结村党支部书记。他迅速厘清了团结村的问题症结:缺乏一支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缺乏能带领村民致富的特色产业。

  找准症结,对症下药。他突出政治功能、严格组织生活、提升村“两委”党员素质,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领导力、战斗力、创造力。与此同时,村“两委”凝心聚力谋划产业发展——成立合作社、扩大烤烟种植面积、引进蔬菜产业和中药材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铺就了群众致富路。

  过去,毕鸿飞一直在外务工。随着父母年事渐高,他回家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了解情况后,张治友上门鼓励他回村发展。

  2021年,毕鸿飞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流转了几十亩土地种植烤烟,年底便获得可观的收入。2022年,在村“两委”的鼓励下,他扩大烤烟种植面积,一口气种植了120亩烤烟。刨去成本,纯利润达到30多万元。“以前在外务工,钱少事多离家远。如今在家门口发展产业,挣的钱还不少,安逸!”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们获得感满满,鼓起了钱袋子,提振了精气神,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2022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万余元,比2021年增加了近3000元。新发展的800多亩水果玉米,带动全村创收200万元……”丰收账一算,张治友心里越来越欢喜,“去年产业发展势头不错,今年还要乘势而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hyxs202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风驰资讯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