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杨莉:倡导将全国性疾病负担高、成本效果好的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2023-04-07 09:10:5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疫苗科普知识交流会”在京举办。现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杨莉进行了以“疫苗的发展、价值与评价”为主题的分享。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杨莉

    杨莉表示,疫苗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与传染病不断斗争的历史。在疫苗研制前,人类通过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路径、保护易感者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抗传染病;疫苗出现使得人类在与传染病的对抗中有了“新武器”,它可以在不太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对传染病进行有效预防。

    “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疫苗研发的时间正逐渐缩短,且多联疫苗和多价疫苗已被广泛使用。”她介绍说,疫苗的接种对象,从传统主要针对儿童扩大至成人、老年人,从健康人群扩大到慢性病患者;疫苗的评价观念,从以前更多考虑有效性和安全性,到现在考虑整个人群的获益程度,以及对减轻疾病负担与潜在负担的影响;预防疾病的类型也从单一传染性疾病,到传染性疾病与感染性疾病都可以预防。

    如何去评价一款疫苗的价值?杨莉表示,要看疫苗对降低疾病负担的作用,要考察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疫苗的经济性(即性价比),就是疫苗接种相对于不接种或者接种不同类型疫苗的成本效果/效益。

    “以带状疱疹疫苗为例,带状疱疹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我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她介绍说,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方式,有国外研究发现老年人群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具有成本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疫苗在接种时还面临着“疫苗犹豫”问题,接种意愿不够,尤其是老年人群和高风险人群。杨莉表示,伴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罹患感染性疾病(如流感、带状疱疹)会严重影响健康和生活质量,接种疫苗是中老年人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和最佳措施之一,但由于“疫苗犹豫”等问题的存在,知晓率、接种率低,就不能实现群体保护效果,老年人群健康获益无法实现最大化。

    对此,她建议对于全国性疾病负担高、成本效果好、国际普遍广泛接种的疫苗,倡导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发挥各地区自主性,各省可选择性将防治地区特异性或高发疾病的疫苗实行免费接种;部分疫苗可探索政府、医保、个人等多元化筹资分担机制。同时加强宣传教育、适当科学的引导、积极推动中老年人群主动进行疫苗接种,保障他们可以健康老龄化。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hyxs202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风驰资讯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